道德问题的症候与治理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症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道德功能弱化和拜金主义流行。道德作为人类过美好生活的一种柔性制度安排,其功能是范物规世、扬善去恶。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其调节社会关系和约束人的行为的功能是强大的。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道德的地位和功能正在发生变化。从一些人“良心多少钱一斤”的发问到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流行,说明道德对社会的规范和价值引导作用越来越小,整合力越来越弱,这已成为人们普遍感知的道德困境。
诚信缺失急增。中国社科院2013年1月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我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不信任,使社会陷入诚信缺失的恶性循环。
道德底线失守与道德冷漠呈上升趋势。所谓道德底线,就是守卫人最基本的尊严,使人不致沦落为禽兽的最后防线。人类文明共同的道德底线是尊重生命和公平正义。然而,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猎杀野生动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都是对道德底线的失守。与底线失守相联系的是一些人面对他人苦难和需要时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道德冷漠实质上是对恶的纵容,因而是恶的帮凶。
正是这些具体症候的持续发酵,才使得道德从约束人的行为的权威力量下降到遭受质疑、少被遵守和被边缘化的境地,恶化了社会风气。
导致我国社会产生突出道德问题的社会根源
相关制度安排欠缺。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就是经济人的利己动机及其支配下的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市场经济的主体都有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权利,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合理的,但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同样的权利。市场经济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将利己与利他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出合理追求个人利益又具有利他品格的人,这才是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和市场经济应该塑造的现实人格,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制度安排还有一定的欠缺。
法治建设滞后。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而法治则是使人趋向完美,成为 “最优秀的动物”的最重要的前提。“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